记 者:古风教授,谢谢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的采访!最近,国家将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”列入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,在全国社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。请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古 风:好的,这确实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一个鼓舞人心的重大事件。我作为一位地方高校的从事社科研究的学者,也和大家一样,深受鼓舞!现在,就谈谈我个人的感想。
首先,这是符合了时代的要求。最近几年来,从地方到中央,从企业到学界,大家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“创新”。譬如扬州市委、市政府也提出了“创新扬州”的发展战略。在学界,谈论创新问题的就更多了。“创新”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。这些充分表明,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。在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中,“创新”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,诸如创新、创新能力、科技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文化创新、方法创新、创新工程、创新体系等,尤其是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工程列入其中。这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项重要决策。
其次,这是顺应了国际的潮流。美国《未来学家》杂志认为,“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”,“创新导致竞争的成功”。因此,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创新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发展战略。1996年,欧盟国家通过了第一个“欧盟创新行动计划”。1997年,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对十几个成员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后,发表了《国家创新体系》报告。2004年,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《创新美国》的报告,发出了国家创新倡议。2006年,我国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及时地作出了“建设创新型国家”的决策。由此可见,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。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强调创新,正是顺应了国际的潮流。
再次,这是引领了学术发展的方向。总体来看,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,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时地研究和解答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,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但是,存在的问题也不少,诸如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较多,原创性的成果较少,尤其是从现实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高水平的成果更少;还有一些是学术管理和评价机制层面的问题等。这些问题都会程度不同地制约着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。那么,怎么办呢?如何化解这些问题,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开辟道路呢?答案也许只有一个,就是“创新”,即通过学术研究的创新、学术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来共同化解问题。所以,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,如此强调创新,必将起到引领学术发展方向的作用。